百度让近60家医疗网站“二选一”信息垄断烽烟再起
2019-06-12 17:30:40
  • 0
  • 0
  • 0
  • 0

6月10日,第一财经发布文章《百度要求近60家医健平台签排他协议,独占医健信息?》,瞬时在互联网刷屏。不仅将百度置于风口浪尖,也再次让公众聚焦到医疗内容生态。

文章谈到,某医疗健康类内容平台于今年5月初,突然收到一份来自百度公司的独家合作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要求,该平台中享有完整著作权或相关授权的内容,通过百度的“医疗权威资源”平台提交后, 即视为将该内容独家授权给甲方在其产品进行展示和使用。这些内容不可再重复提交其他任何第三方,同时过去的历史权威数据也要在合同生效后,在一个月内从其他任何第三方平台下线。

也就是说,倘若签订此补充协议,除了百度和提供医疗健康内容的平台自身外,这些医疗相关内容将不会出现在其他搜索引擎如搜狗、360搜索、神马搜索,以及内容平台如今日头条等任何第三方平台。事实上,这并非个例。据第一财经报道,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百度陆续与近60家医疗健康类内容平台签了类似协议,大约覆盖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医健类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

补充协议等同“二选一”? 医疗平台有苦难言

该事件披露后,很快被新浪网、中国企业家等媒体跟进报道,有关媒体指出,百度作为国内最大搜索引擎网站,垄断了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绝大多数的医健类CP都十分依赖于百度的流量。但以此要求这些平台签订排他性协议,百度莫非是希望一家独占这些优质的医疗内容?

随后,百度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称确有该独家合作补充协议的存在,但“在独家合作协议签署中,双方完全是平等、自愿的,不存在强迫的情况,而且独家合作的范围仅限于资源方主动通过合作通道提交给百度的共建数据。独家合作范围内的数据内容,将按照双方约定禁止第三方索引、抓取。该内容数据量为数千万篇,而目前搜索引擎可抓取收录的相关数据量为数十亿篇,并不存在百度意图垄断医学科普、损害行业生态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百度看来,签订这份独家协议并没有垄断或损害行业生态的意图,整个过程也木有强迫。但真相真的如此么?

某家已签订该协议的CP方向新浪科技透露,与百度签署独家合作协议后,将面临来自其它搜索平台的40%收益被砍掉,“对我们小的CP方(内容生产方)来说,影响还是蛮大的,有可能不久之后就倒闭了。”

该平台表示,在最开始和百度合作的内容方数量较少的时候,合作还是很良性的。大概合作的内容方有五六十家之后,数据也多了,百度就直接提供签独家协议,就是说你和我合作了,然后就不能和其他家合作了。

综合多方面的信源,这次风波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笔者看来,百度回应中的“自愿”、“非强迫”与CP方向媒体透露出的信息形成了强烈反差,也印证了绝大多数媒体的猜测,那就是这份无异于“二选一”的合作补充协议中,百度无疑是强势方,CP们处于绝对弱势,近60家医疗内容网站其实接受的是一份违背初衷且不太平等的协议。笔者有几点疑问:

1. 如果协议是双方出于平等、自愿签署的,为何在补充协议里面,看不到更多百度向医疗健康信息网站提供的权益?

2.如果没有百度方面的强势,近60家医疗内容网站怎么会主动放弃与其他搜索引擎等流量平台的正常合作关系,进而损失接近40%的合理权益?

3. 如果百度是想扶持医学科普内容、健全行业生态,难道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和模式?为何会做出如此令合作方难堪,令媒体震惊和令公众失望的选择?

尽管“二选一”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并不新鲜,以往在电商行业甚至是游戏行业,也存在一些强势的渠道方会对CP方做出一些排他性的合作需求,但这种做派也并非常态。对于百度,其控制着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市场,其对医疗健康内容的分发,对引导公众对医疗信息的注意力,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医疗信息关乎健康乃至于人命,在如此重大关键的问题上,百度何必拿出强势姿态,更何苦为难合作方呢?

违背互联网开放精神 莫为短视之利牺牲行业发展

对于百度此举,很多网民都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不满,认为百度违反罗伯特协议,损害了互联网开放精神。

在公众眼中,他们需要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工具,帮助自己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所求,但同时,他们也拥有其他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内容鱼龙混杂,他们能够自己去判断和选择有价值的医疗内容信息,不管是在百度还是其他平台,这也是绝大多数医健类CP希望看到的良好局面。但经过这次独家协议风波之后,对于百度回应中提到的“数千万篇医疗内容数据”,网民们只能去百度来找了。这和互联网开放精神真是八竿子打不着。

众所周知,对搜索平台来说,医疗健康内容资源一直是强需求,是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入口,加上政策和行业导向,专业向的医疗健康内容平台成为各大搜索平台争取的香饽饽。分析人士表示,“独家”合作的做法,将使得其他平台用户很难获取平等医疗信息的权利,这并不利于医疗信息的普及传播。生态的双方本应是互相制衡的关系,平台需要内容,内容方以此获得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一旦CP接受协议,很可能将失去平衡约束能力。

不仅如此,百度在协议中还要求CP授权其对内容版权进行自主维权,这被认为是对CP内容版权的强制侵占,进一步剥夺CP的自主权。试想一下,一旦CP方失去自主权之后,在百度的独家协议下失去更多流量来源和发展空间后,很可能会丧失活力,影响医疗科普内容的生产的数量及质量。

倘若百度后续和更多的CP方签下类似协议,那么百度很有可能由此获得了制定内容生产规则和标准的话语权,既当裁判又当球员,这将极大的破坏现有行业竞争的监督意义。倘若CP方需要依附和顺从百度的要求的才能获得更多流量倾斜,这无疑将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那么,百度为什么还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引此风波呢?

众所周知,搜索业务一直是百度最依仗的核心业务,其中医疗收入更是大头。据华夏时报报道,2015年10月底,时任百度新兴业务对外合作总负责人李政说过,医疗健康在百度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35%。按百度2015年收入663.82亿计算,来自医疗行业的收入至少在200亿以上。

然而,百度现阶段却同时出现了高层震荡和搜索业务的双重危机。百度一季度财报显示,在该季度,百度净亏损约3.27亿元人民币,是百度上市以来的首个季度亏损。财报发布同时,百度前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宣布辞职。据《财经》报道,除向海龙,百度还有另外4位高管离开,包括百度副总裁吴海峰、顾国栋、赵承,以及执行总监孙雯玉。其中,除赵承主管政府关系外,其他人均为百度搜索公司管理层。近日,百度方面还确认,百度公司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CTO郑子斌将离职。

一直以来,百度根深蒂固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在医疗行业可谓是争议颇大,百度的名声也与其行业地位完全不匹配。加之现阶段百度核心的搜索业务处于震荡期,按照道理来讲,百度在经过魏则西事件以及众多争议性风波后,应该需要重塑在用户心中的形象,尤其是要做好医疗方面的搜索和服务,不要再生事端为好。但这次的独家协议风波,又是对公众利益有所伤害的行为,完全让外界摸不着头脑。

医疗信息本身具有稀缺性,具有特殊的公共属性,百度此举也有悖国家倡导的互联网医疗信息普及。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希望加快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该意见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协调推进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联通,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促进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应用。

有人说,百度再次将焦点对准医疗内容,其目的或许是为了垄断医疗健康内容,从而为以后加大医疗广告做好铺垫,以此挽回正在下滑的业绩。尽管百度矢口否认垄断医疗信息之嫌,但现有事实的结果却是——百度一家得利,而行业相关方、行业生态、公共服务各方受损。

写在最后

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本应努力提高用户的搜索体验来赢得用户,而非控制信息的来源,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尤其是在医疗领域上的涉嫌垄断行为,不仅会损害健康的医疗生态,更严重的情况会对用户的健康和生命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希望各方都能正视这个问题,莫为短视之利牺牲行业发展,牺牲用户根本权益。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